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夜夜嗨-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导航-精品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

產品圖片

產品分類

新聞動態(tài)
主頁 > 新聞動態(tài) > 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
2013-07-15 07:21

汽車駕駛與保養(yǎng)

隨著城鄉(xiāng)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駕駛技術逐漸成為人們常用的技術。本模塊可使學生在學習汽車駕駛技術的過程中,深化對結構、系統(tǒng)與控制等技術與設計思想方法的理解,領悟學習技術的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技術實踐能力。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應該了解汽車的主要構造、主要系統(tǒng)及其作用,理解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通過汽車駕駛模擬器初步學會汽車駕駛和例行保養(yǎng)的基本方法,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
本模塊的教學,應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汽車駕駛與例行保養(yǎng)的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在指導學生學習汽車駕駛模擬器基本操作方法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其駕駛動作協(xié)調性的訓練;同時,應強調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本模塊由4個主題組成:


(一)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
1.內容標準
(1)了解汽車的主要構造和主要系統(tǒng)的作用。
例1 汽車主要由發(fā)動機、底盤、車身和電器設備等4部分組成。
例2 汽車的主要系統(tǒng)有汽油機燃料供給系、發(fā)動機冷卻系、發(fā)動機潤滑系、汽油點火系、起動系、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
(2)了解四沖程發(fā)動機的主要構造和工作過程,理解其工作原理。
(3)能從系統(tǒng)間相互協(xié)調的角度分析汽車起動、轉向和制動的實現(xiàn)過程。
(4)理解汽車的進步與能源和材料的關系。
例 汽車隨著能源和材料的進步而進步。如汽車發(fā)動機從蒸汽發(fā)動機發(fā)展到煤氣發(fā)動機又發(fā)展到汽油發(fā)動機;汽車車輪從木制或鐵制車輪發(fā)展為天然橡膠充氣輪胎又發(fā)展為人造橡膠充氣輪胎。
(5)理解汽車的大量使用會給環(huán)境帶來污染,了解防止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例 汽車是大氣的主要鉛污染源。為控制汽車尾氣造成的鉛污染,汽車燃油必須用無鉛汽油。
2.活動建議
(1)拆裝廢舊汽車,認識汽車的主要構造和主要系統(tǒng)。
(2)舉辦一次以“汽車發(fā)展簡史”或“中國汽車的發(fā)展”等為主題的汽車圖片展覽,交流對“汽車文化”的了解與認識。
(3)組織學生參觀汽車中的先進技術設備與裝置,討論其功能與特點。
(4)設想一種功能更齊全、更符合環(huán)保要求和節(jié)約能源的新型汽車,進行交流與評價。
(5)有條件的學?山M織學生參觀汽車制造廠,了解并畫出汽車制造的主要生產流程。

(二)汽車駕駛有關法規(guī)
1.內容標準
(1)通過汽車駕駛模擬器熟悉汽車駕駛的有關法規(guī)和駕駛員行為規(guī)定,能識別常用的交通標志符號,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員道德規(guī)范意識。
(2)了解我國汽車燃油使用、尾氣排放、噪聲控制等國家有關規(guī)定與環(huán)保政策。
2.活動建議
訪問當?shù)亟煌窬,調查了解有關汽車駕駛員執(zhí)行交通安全法規(guī)方面易出現(xiàn)的問題和應注意的事項,討論并分析易出事故的原因,寫出調查報告。

(三)汽車駕駛技術
1.內容標準
(1)知道汽車的主要操縱機件、儀表與開關的名稱,熟悉其位置,了解其作用,并掌握其正確的操作方法。
例1 汽車的主要操縱機件有汽車轉向盤、變速桿、離合器踏板、加速踏板、制動踏板、手制動桿、油門拉鈕、阻風門拉鈕等。
例2 汽車主要操縱儀表與開關有汽油表、水溫表、車速里程表、機油壓力表、電流表、空氣壓力表、車燈開關、轉向開關、點火開關和電源總開關等。
(2)學會發(fā)動機的起動與停熄,初步掌握汽車起步、變速、轉向、制動、停車和倒車等的基本操作方法,能保持操作動作的協(xié)調。
2.活動建議
(1)請幾位會開汽車的家長或老師介紹學習汽車駕駛的經驗、教訓和體會。
(2)在汽車非啟動狀態(tài)下,由教師或教練員指導,原地進行操縱汽車駕駛主要機件、儀表和開關的練習。
(3)有條件的學?山M織學生利用假期進行汽車駕駛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汽車駕駛技術打下基礎。

(四)汽車例行保養(yǎng)
1.內容標準
了解汽車例行保養(yǎng)項目,初步學會汽車例行保養(yǎng)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形成保養(yǎng)和管理汽車的意識。
例 例行保養(yǎng)是駕駛員承擔的日常性維護作業(yè),在出車前、行車途中和收車后進行。
2.活動建議
(1)請汽車司機介紹汽車例行保養(yǎng)的重要性和例行保養(yǎng)的注意事項。
(2)觀看有關汽車保養(yǎng)的錄像或參觀汽車維修單位,體驗汽車駕駛模擬器座談并交流心得體會。
(3)模擬練習汽車出車前、行車途中和收車后的例行保養(yǎng)項目。

五、實施建議
教 學 建 議
教學是學校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師的角色轉換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是課程改革成功的保證。
  為實現(xiàn)本課程目標,結合課程的設計思想和教學實際,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一)引導學生親歷設計的過程
設計是技術活動中的核心過程。在教學中,應讓學生親歷由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組成的設計活動。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全員性參與。教師應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重視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技術問題的興趣和研究愿望,并注意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促使其主動、有效地參與設計過程,獲得直接經驗。其次,要強調學生的全程性參與,即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方案轉化為產品的過程、交流和評價的過程。為此,教師應注意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運用各種技術交流和評價手段豐富設計過程,以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體驗。
   在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創(chuàng)設一種開放、民主、活躍、進取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使設計真正成為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過程,使全體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都得到發(fā)展。

 。ǘ┲匾暭夹g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
   在解決具體技術問題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并把它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挑選一些集中體現(xiàn)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技術設計實例,引導學生使用技術思想和方法這把“鑰匙”,去打開技術問題的“大門”,從而去體驗、領悟技術思想和方法的真諦。例如:在調試收音機時,指導學生用系統(tǒng)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并解決組成收音機的各個部分的協(xié)調問題;在分析構件中的應力問題時,讓學生在親手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合理的結構與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關系;在解決路燈自動熄滅問題時,引導學生利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實現(xiàn)光線暗淡時自動開燈的問題;在設計材料加工的步驟時,讓學生在編制工藝流程的過程中領會流程的時序和環(huán)節(jié)問題。
技術思想和方法的獲得并非通過一次實踐就能解決,而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循環(huán)。

(三)重視技術試驗的教學
技術試驗是解決技術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法。要像物理、化學和生物課程中重視實驗一樣,把技術試驗認真地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技術試驗有多種作用。例如:對不同的材料進行強度試驗,其作用在于選擇符合設計需要的材料;使用青霉素前先要進行藥物反應試驗,其作用是對治療疾病的可行性方案進行選擇;汽車駕駛員安全裝置的模擬撞擊試驗,其作用是改進和優(yōu)化設計方案。技術試驗有多種方式,在教學中常用的有試用、試運行或用相似原理建立的模擬試驗等。例如:在使用農藥前,先要對配制方案進行試驗;在編制工藝流程時,先要進行流程運行試驗;在確定某個設計方案前,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進行試驗。因此,教學中要加強對技術試驗的具體指導。
技術試驗的應用在農業(yè)生產中十分突出,試驗田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事例。因此,在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模塊的教學中,要強化學生的試驗意識,加強對試驗方法的具體指導。
  實施條件較為困難的技術項目,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結合當?shù)氐木唧w情況,采用模擬試驗的辦法。實施條件較好的學校要鼓勵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仿真技術試驗。比如,使用EWB軟件建立電子工作平臺,搭建晶體管放大線路,對晶體三極管的工作點進行調試,從而確定偏置電阻的大小。
   技術試驗往往會遭遇失敗,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四)倡導學習方式的多元化
   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差異,選擇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模仿是一種學習方式,它在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但要防止把它作為唯一的教學方式。
應特別重視合作學習方式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梢宰寣W生分工協(xié)作設計某個產品或組成模擬生產線來完成某個技術任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發(fā)揮小組全體成員的作用,形成優(yōu)勢互補;激發(fā)每個小組團體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加強成員之間、小組之間的及時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形成與他人協(xié)作、分享與共進的態(tài)度和團隊精神。
此外,要積極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改變以往的教學過于偏重接受性學習的傾向,促進課內外的溝通,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技術探究能力。

(五)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
由于技術課程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同時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各有差異,所以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分化現(xiàn)象。特別是操作技能的練習中,有些學生如果得不到教師的及時輔導和具體幫助,往往會造成學習的中斷,甚至還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學和學生動手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注意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根據(jù)不同情況,采用小組輔導、個別輔導和學生之間互幫互學等多種方式,及時給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在輔導過程中,要重視對所出現(xiàn)的技術問題的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導,防止出現(xiàn)教師代替學生操作的現(xiàn)象。
在制作過程中,有的學生如果提前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及時聘請他當“小老師”,輔導有困難的學生,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或者對這些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繼續(xù)進行研究和改進。

(六) 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
信息技術是一種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現(xiàn)代技術,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改變教和學的方式,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
要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仿真試驗等現(xiàn)代技術在構思方案、繪圖、模擬試驗等方面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使用現(xiàn)代工具解決技術問題的意識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技術合作與交互式技術學習,以改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有效性;要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打破對新技術的神秘感、懼怕感,形成對新技術的親近感。

(七)加強教學研究
要根據(jù)本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地區(qū)實際情況,立足于教學的具體問題,通過討論、聽課、公開教學、課題研究、教學評比等各種形式,加強對本課程的教學研究。學校(或校際)應建立技術教研組,組織教師探討教學中的問題,開展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從而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評 價 建 議
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評價是指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學習過程和發(fā)展狀況進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合理的評價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在技術學習中的特點、已有成績和不足之處,也可以幫助教師調整和改善教學行為,進而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fā)展。

(一)評價的原則
1. 發(fā)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和發(fā)展功能
評價時,要注意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關照不同水平的學生在不同方面的發(fā)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避免用一把尺子、一個標準衡量學生。要通過有針對性的評價改善教師的教學,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發(fā)展。
2. 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技術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生在技術活動過程中的收獲和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及體驗,應把學生在技術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參與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等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
3. 全面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
通用技術課程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狀況。因此,在評價中要注重多方面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應根據(jù)不同的課程模塊、不同的技術學習內容、不同的技術學習階段確定不同的評價項目,以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 階段性評價與日常性評價相結合
對學生的技術學習既要有統(tǒng)一的、階段性的評價,如某一模塊教學結束之后的測試或對作品的評價,又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根據(jù)具體情況予以日常性的隨機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微小進步、對學生的特殊表現(xiàn)予以及時、適當?shù)脑u價,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學生的技術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捕捉評價的最佳時機,要關注學生在設計和制作關鍵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要關注學生在技術設計、技術試驗或技術制作中的獨特想法、取得的重要進展,并采取相應的評價措施。

(二)評價的主體
通用技術課程的評價主體(評價者)主要有教師、學生、家長、實驗基地人員、校外技術人員,以及校外考試機構等。要發(fā)揮不同評價主體在評價中的作用,將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校外技術人員的參評等有機結合起來。教師是各類評價主體的組織者,應根據(jù)不同評價內容協(xié)調有關人員參與評價,切實發(fā)揮各類評價主體在評價中的作用。

(三)評價的內容
評價要體現(xiàn)本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梢詮闹R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了解學生對技術的理解和運用狀況,進行學生技術學習水平的評價。
1.知識與技能
對學生學習技術知識的評價,不是看其直接記憶了多少知識,而是應根據(jù)技術的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等類別,對學生的技術學習進行評價。不同的知識類別評價的方法有所不同,對于陳述性知識通常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于程序性知識則要求學生在技術的實踐過程中融會貫通,在問題的解決和實際操作中正確運用。
對技能學習的評價主要從學生使用工具和設備的技能、試驗技能、交流技能、評價技能等方面進行。評價應從某一技能本身的操作要點和規(guī)范出發(fā),依據(jù)課程目標進行,倡導和鼓勵有新意的技能、方法。例如,在“結構與設計”主題中,評價學生檢測某種結構物體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試驗技能,首先要看學生能否從物體的受力和結構的特性等角度合理設計試驗方案;其次要看學生是否正確使用有關儀器和設備,試驗的過程是否規(guī)范、嚴密,對試驗過程的觀察是否仔細,所記錄的試驗數(shù)據(jù)是否準確等。
2.過程與方法
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重在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技術的決策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對于不同的技術學習內容,學生經歷技術學習過程的感受也不同,要根據(jù)內容特點確定過程與方法方面的評價重點。
例如,評價“控制與設計”主題的練習“自動計時裝置的設計方案及模型制作”,應著重評價學生的設計方案的技術原理是否有獨到之處(如有的同學利用了“沙漏”的計時原理、有的運用“虹吸現(xiàn)象”計時、有的采用數(shù)字電路脈沖計時等),設計方案是否比別人的簡單有效,是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綜合運用到設計之中,是否選擇了價廉物美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藝上是否有創(chuàng)意,以及作品能否滿足設計要求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應著重從學生參與技術學習的態(tài)度是否積極認真;在技術學習中,是否具有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是否具有不屈不撓、克服困難、解決難題的信心和意志,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技術作品能否體現(xiàn)關愛自然、珍視生命等積極向上的情感等方面進行。
技術學習過程中,對于技術文化的理解是體現(xiàn)學生價值觀的重要方面。評價者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并記錄學生在技術學習過程和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豐富的精神內涵、獨特的美學視角和富有魅力的個性展示,以及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并及時給出描述性的評價意見。例如,對 “居室門廳方案設計”的評價除了考慮能實現(xiàn)一般的門廳所具備的功能以外,還要評價學生設計方案中體現(xiàn)的環(huán)保、審美、個性化追求等,從正面引導學生對設計作品的高尚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向往。
需要強調的是,在對學生的技術學習進行評價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不是孤立的、機械分割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應將三個方面有機融合起來,靈活運用各種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

(四)評價的方法
本課程的評價是開放、靈活的,評價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有書面測試、方案及作品評析、過程記錄卡、訪談、活動報告等。這些評價方法各有特點,適合不同的評價對象,評價者要根據(jù)具體的評價目標、具體內容,客觀分析并靈活運用這些評價方法。
書面測試 選取來自生活和社會實際的問題分析、案例分析、產品設計和產品分析等題型,考查學生對技術原理的理解、技術方法的綜合應用以及將技能方法遷移到新問題情境中的能力。
方案及作品評析 對學生制作的產品、產品模型、設計方案和技術圖樣、說明書、設計制作報告等進行評價。
在對方案及作品等進行評價時,要特別注意不要以成敗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對于成功(達到設計要求)的方案和作品,要從其創(chuàng)意是否新穎,各種指標是否合理,制作是否精益求精,以及設計、制作報告是否找出了成功的原因與不足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于不成功的方案和作品,要著重評價設計中的合理之處和有價值的地方,看其是否有新的思想火花和新的思路,設計、制作是否認真,特別要看其是否找出了不成功的原因,以及可供繼續(xù)設計和制作的教訓。對不成功的方案與作品,要允許學生重新設計或制作,并重新進行評價。
訪談 與學生面談,了解學生階段性學習狀況、對自己的期望、滿意程度、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等,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
技術活動報告 由教師和學生分別記錄。教師記錄全體學生在技術學習過程中有價值或有意義的信息;學生記錄技術學習的內容和學習過程中的感受,技術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設計、制作中的獨到或有創(chuàng)意之處,對作品或方案的評價等過程性資料,從而形成學生的技術活動檔案袋。
家長和校外技術指導也可以記錄學生在技術學習過程中的有關信息。
計算機作為工具,在學生技術學習的評價中具有重要作用?梢岳糜嬎銠C生成和制作評價題目、評價量規(guī),生成對班級學生或某個學生的評價結果分析報告,分析測試題目或評價項目的難度、區(qū)分度等。

(五)評價的管理
通用技術課程學生學業(yè)成就的評價等級分為優(yōu)、良、合格和不合格。參與技術課程中某一模塊的學習和實踐的全過程,技術活動檔案袋記錄基本完整,方案、作品和書面測試達標,并能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規(guī)定的任務,應視為合格。參加某一模塊學習的全過程,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績者,獲2學分。對有特別優(yōu)秀的設計、制作成果,或有所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學生,應給予特別鼓勵。

教科書編寫建議
  教科書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編寫的教學用書,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jù)和主要課程資源。高質量的教科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

(一)教科書編寫原則
1.全面反映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理念
通用技術教科書的編寫必須以本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全面反映本課程的基本理念,達到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的要求。應特別注意,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強調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科書應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課程目標融合為一體。要充分挖掘通用技術課程中德育、美育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使它有目的、有計劃地寓于整個通用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之中。
2.體現(xiàn)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特點
教科書的編寫要從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這一課程目標出發(fā),應根據(jù)“內容標準”確定教學內容,不追求全面地學習某項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編寫教科書時,要精心選擇范例及學生實際設計與操作內容,一方面要注意可行性與實用性,貼近學生實際;另一方面要盡量體現(xiàn)技術的先進性,具有時代氣息、體現(xiàn)未來科技走向。
通用技術課是創(chuàng)造性很強的科目,教科書要給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
3.具有科學性
具有科學性是所有教科書必須遵循的原則。通用技術教科書應反映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思想觀點,做到科學理論、技術原理、范例、數(shù)據(jù)等正確可靠,無科學技術性錯誤,技術名詞規(guī)范,技術用語準確,插圖無原則性錯誤。
4.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全國各地技術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和條件存在差異,編寫教科書時,應解決好這個問題。在不降低“內容標準”的原則下,教科書應盡量適應各地與各校的不同現(xiàn)狀。增大教科書的靈活性是適應這種現(xiàn)狀,促進各地學校技術課程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要盡可能降低教科書對教學條件的要求,使教學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經努力也能實施教學;可在教科書中適當增加選學內容,如教學難度稍大一些的設計、制作練習,以滿足教學條件較好的學校的需要。
全國各地的經濟、文化與自然條件也存在差異。為適應這種狀況,教科書要盡可能給出適應范圍較大的例子、練習及制作品;教學載體的選擇應具有靈活性,以便教師根據(jù)學校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教學載體進行教學。
5.符合安全規(guī)范
教科書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所編寫的內容都應符合安全規(guī)范,所涉及的制作、加工、裝配、試驗等內容應編寫學生安全操作規(guī)程,避免學生在工具、設施、藥品的使用中出現(xiàn)傷害現(xiàn)象,并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所選擇的實踐操作,應給出避免危險的措施。

(二)教科書編寫注意事項
1.教科書要易讀易懂
教科書應做到語言簡練清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便于學生閱讀;教科書應圖文并茂,便于學生理解;插圖應能明確表達要說明的問題;教科書還應有一定的閱讀材料,并向學生提供查找有關資料的線索。
2.應有計劃地安排各種訓練
在學生的技術學習中,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技術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基本的訓練。因此,教科書中應有計劃、分層次地安排各種必要的訓練。特別是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需要掌握的技能、方法和形成的能力的教學,要注意安排多次訓練和練習,同時要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其要求和難度。
3.正確處理理論知識與技能教學的關系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對技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編寫教科書時既要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也要重視技術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根據(jù)各模塊的內容標準,分別安排適當?shù)睦碚撝R與技能教學比例?茖W理論的教學一般只講結論,強調它的應用。
為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科書中要有對作品制作和技術試驗的要求。應盡量使制作品具有保留價值,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親近技術的情感和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儉品質。
4.注意學生技術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技術學習的能力是本課程的目標之一。為此,教科書除了給出一些必要的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外,更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并逐步掌握學習技術的方法。

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建議
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需要開發(fā)與利用廣泛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存在于學校,同時也存在于家庭和社會;不僅存在于現(xiàn)實的物質世界,還存在于虛擬的網絡世界。

(一)充分利用文本資源
課程標準和據(jù)此編寫的教材是通用技術課程最基本的文本資源。學校和教師應依據(jù)課程標準,選擇適合自己學校使用的教材,要把教材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
文本資源還包括教師教學參考資料、教師技術培訓或自學用書、學生學習用技術參考資料,以及學生課外閱讀技術類用書等。學校應為教師和學生有計劃地配置技術課程文本資源,并使它們得到合理管理和充分利用。

(二)積極建設和有效利用物質資源
為保證課程的全面實施,學校應配備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活動必備、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標準的儀器、工具、設施、資料及防護用具等。
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應重視技術專用教室(技術試驗室)和技術教育中心等技術教學基地的建設。為充分發(fā)揮這些基地的作用,在課余時間也應使它們向學生開放,鼓勵并促進學生自主地開展技術試驗活動,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學習技術的機會,從而加強對學生技術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學校要充分利用物理、化學、生物及信息技術等學科實驗室的場地、設施、工具、儀器等,為通用技術課教學服務。
學校和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的墻壁、長廊、專柜或專欄等,把它們作為介紹新技術信息或展示學生親手創(chuàng)造的技術作品的簡易設施;還應充分利用校內外可使用的土地或勞動實踐基地,開辟通用技術課程實踐園地,如種植園、飼養(yǎng)基地、農藝園地或新技術試驗基地等。

(三)廣泛開發(fā)人力資源
通用技術課程需要開發(fā)多方面的人力資源。學校和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家長及其親友等在職業(yè)技術方面的知識、資料、經驗和實踐能力,引導并促使他們與學生一起參加技術學習和技術試驗活動,使學生家長及其親友等也成為培養(yǎng)學生技術學習興趣和幫助學生施展技術才華的課程資源。
相鄰普通高中和職業(yè)高中的技術師資可以打通使用。學校還可從其他學科教師、技術類科研人員和社會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如工程師、建筑師、農業(yè)技術員、計算機專家和職業(yè)技師等)中聘用通用技術課程兼職教師,或者請他們參與相關技術課程的培訓及各類技術課程教學活動,從而發(fā)揮他們的重要作用。

(四)努力做到資源共享
網絡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快捷地為技術教學提供嶄新的平臺,成為廣泛交流與共享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網絡為通用技術課程教學服務,引導學生學會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網絡的建設。
各地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職業(yè)院;蚣脊W校的設備、器材、基地等,社區(qū)擁有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名勝古跡以及新聞媒體等,農村中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農場、養(yǎng)殖場、種植園、家庭庭院等,城市中的科研機構、企事業(yè)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都是可以進行開發(fā)和充分利用的通用技術課程資源。學校和教師在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充分挖掘他們的教育價值,努力提高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水平,以形成資源共享的局面。

(五)逐步完善管理機制
為使課程資源得到合理地、可持續(xù)地開發(fā)與利用,必須建立并逐步完善有利于課程資源開發(fā)和運行的管理機制。
在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與技工學校之間,應建立相關技術課程的學分互通管理和質量監(jiān)督機制。
應大力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技術教育基地(中心)等的建設。有條件的地區(qū)可采用社區(qū)與學校共建等形式建立當?shù)氐募夹g教育基地(中心)。技術教育基地(中心)的創(chuàng)建應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的,力求做到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各類師范院校應在相關專業(yè)中開設必修或選修的技術教育課程或設置技術教育專業(yè)等,建立通用技術課程師資培養(yǎng)的常規(guī)渠道。
學校應依據(jù)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施通用技術課程,應建立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穩(wěn)定、合格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師隊伍。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重視通用技術課程合格教師隊伍的建設,實行技術課程教師繼續(xù)教育和培訓制度,以促進技術課程教師專業(yè)技術水平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還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穩(wěn)定通用技術課程教師隊伍,保證通用技術課程的有效實施和不斷發(fā)展。
地方和學校應針對實際情況開發(fā)技術類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以作為對國家課程的補充和拓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通用技術課程資源有效開發(fā)和規(guī)范運行的管理機制。

六、案例
案例 1 設計并制作臺燈
高一(1)班的同學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了調查,經過全班的討論,決定每個小組設計并制作一個學習用的臺燈。設計要求是大小適當、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穩(wěn)定性好、成本不要太高,并規(guī)定兩周內完成。
第一小組的同學參觀了商店中陳列的各種成品臺燈,在圖書館中查閱了臺燈式樣流行趨勢的圖片,了解了制作臺燈可能要用到的各種材料。然后,他們設計了幾個方案,并進行了反復比較,最后選中了一盞可調光的臺燈的設計方案。
小組進行了分工。鮑小龍和黃玉負責電路部分,他們畫出了電路圖,收集了燈泡、燈頭、變阻器、電線、開關等電路元件,并進行了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雖然可以調節(jié)光的強度,但使用時間一長,變阻器就會發(fā)熱,容易斷路。在老師的啟發(fā)下,他們學習了可控硅的知識,用可控硅代替了變阻器,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王芳芳和張明制作燈罩,他們根據(jù)草圖中的尺寸先用鐵絲做成架子,再把帶有圖案的塑料布固定在架子上,做成一個漂亮的燈罩。其余同學的任務是制作臺燈座,他們選擇的材料是木頭。他們先畫出了加工圖樣,利用鋸、鉆等木工工具加工成形,再打磨、黏接、油漆。各部分都完成后,大家一起進行組裝,并作了測試。結果表明:一切正常,達到設計要求。為了讓臺燈更漂亮,有的同學還在燈座上添加了一些小裝飾品。
第二小組做的是日光臺燈,他們用竹筒制作燈座。做完測試后發(fā)現(xiàn),由于日光燈管比較長,竹筒較輕,臺燈穩(wěn)定性不好。為解決此問題,他們又在燈座上加了配重來保持臺燈的平衡。
兩周后,全班召開總結會。每個小組匯報了自己小組的設計總結報告,并展示了成果。各小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臺燈可以遙控,有的臺燈具有多種功能(如帶有溫度計或小鐘表),有的利用了廢舊材料來制作燈座。
大家決定為學校辦一個燈展,除展示自己的作品外,還展示了收集到的各種關于照明發(fā)展史和臺燈式樣的資料,有照片、剪報、錄像等。燈展還進行了安全用電、節(jié)約用電和保護視力的宣傳。

案例2 水箱定時翻轉控制裝置的設計與制作

蘇佳、詹海濤和安吉三同學決定合作設計制作一個能定時翻轉的水箱裝置。今天是星期六,大家約好在邢老師家討論本設計的有關問題。
這是一個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裝置,當水箱里的水達到一定的水位時就自動翻轉,以驅動另一裝置的運動或實現(xiàn)某種沖洗功能。它是一個開環(huán)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工作原理并不復雜:將水箱設計成偏重心的懸吊狀,水箱固定的位置由水箱翻轉時的水位決定,翻轉水位越高,重心偏離得就越多,當水箱的水容量達到一定的位置使水箱失去平衡時就會發(fā)生翻轉。當進水的流量恒定時,這一裝置是一個定時的開環(huán)自動控制系統(tǒng)。
當蘇佳推門走進邢老師家的小院時,詹海濤和安吉正與邢老師熱烈地討論著。老師要求大家首先分析這一裝置的設計機理,然后由每位學生提出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解決有關問題的策略。詹海濤和安吉認為,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幾個關鍵問題是:控制水箱定時翻轉的因素有水箱的支撐點、進水量大小,……;水箱懸吊的位置該如何確定,應該偏離重心多少等。蘇佳則認為制作水箱的材料選擇也是重要的。
邢老師基本贊同大家的分析和思考,同時提醒大家在后續(xù)設計和制作中,要考慮得更細致一些,應注意解決那些看似細微但又比較關鍵的問題,并在設計說明書中作詳細說明。


圖1 圖2

蘇佳與兩位合作者討論之后,畫出了水箱翻轉工作的示意圖(如圖1),認為水箱懸吊支撐點的選擇是設計中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可采用兩種方法解決。一種方法是試驗法,即在水箱的兩個側面分別裝兩條滑槽(如圖2),與懸吊桿垂直固定的支撐軸可在滑槽內來回滑動,調節(jié)支撐軸在滑槽內的不同位置,就對應著不同的翻轉水位,如此不斷調節(jié),直到滿足要求為止。另一種方法是計算法,即運用力學原理,比較精確地計算在某一固定水位水箱失去平衡時的支撐點位置。
他們構思并確定了設計方案,畫出了設計草圖,確定了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就在基本完成了設計和制作,對水箱的翻轉裝置進行測試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偏重心懸吊使得水箱在進水前的初始狀態(tài)是傾斜的,失去了平衡,致使它無法進行進水的正常工作。難題出現(xiàn)了,這是不是老師曾經提到的“看似細微但又比較關鍵的問題”?
經過查閱資料、觀察其它裝置中制動部件的工作情況,他們想出了若干種解決的辦法:
① 在水箱的直角邊頂部與懸吊部位之間牽尼龍繩,以固定水箱在進水前的初始平衡狀態(tài)(如圖3a);
② 在支撐軸上固定一根鋼條,在水箱的內側面某一位置固定一釘,以阻擋水箱向相反方向翻轉(如圖3b);
③ 若水箱的直角邊靠墻,則可在墻的某一位置固定兩個三角支架,以托起水箱不向相反方向翻轉(如圖3c);
……

a b c
圖3

由此,三位同學進一步總結出水箱翻轉的工作過程是不平衡 平衡 不平衡(翻轉)的循環(huán)往復。
經過測試,該裝置基本符合定時翻轉的設計要求。
蘇佳、詹海濤和安吉分別在設計制作的活動報告中記錄下了他們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各自的感受和收獲,并根據(jù)邢老師的建議,總結和評價了自己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對難點問題解決的思考和策略。

案例3 自主地建構有關傳感器的知識

某班同學在討論傳感器的應用時,學生列舉出了傳感器在紅外線自動移動門、馬路自動控制照明電燈、自動控制溫度的電熨斗、條形碼讀取器等中應用的實例。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在實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自主學習主動地建構有關電子控制系統(tǒng)的知識,老師因勢利導,要求學生使用“技術與設計II”中已學過的系統(tǒng)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傳感器在上述實例中的作用。為此,組成了項目研究小組。
在小組交流會上,在超市考察“光敏傳感器在條形碼讀取器中的應用”的小組,準備了調查報告,敘述了調查的主題、過程、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討論的結論,并在黑板上用方框圖畫出了條形碼讀取器的工作流程:

接著,組長詳細介紹了在調查研究中引出的一個疑難技術問題:一般光敏傳感器只能識別有光或無光的單一狀態(tài),條形碼由一組黑白相間的條形帶組合而成。當條形碼識讀器發(fā)出的激光照射到條形碼時,經條形碼反射后變成了隨條形碼變化的一組復雜的光。那么,它是通過什么技術方法,使光敏傳感器識別這種復雜的反射光的?問題一提出,立即引起了全班同學的興趣,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組織了討論。
最后,老師要求全班同學帶著這個問題更深入地繼續(xù)研究,將研究的結果出版一期?。一周后,標題為“揭開條形碼讀取器的奧秘”?c大家見面了。?瘍热菔重S富,一篇名為“不要被視覺迷惑”的文章指出:“讀取器發(fā)出的是一束掃描激光,由于掃描速度很快,產生了視覺暫留效應,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條光線”;另一篇訪談報告介紹了他們訪問有關工程技術專家的經過,敘述了讀取器中的光敏傳感器的工作過程:“先發(fā)出一束掃描激光,由于各種條形碼之間的間隔不同,經條形碼反射的光是一組時間間隔不同的光束。經光敏傳感器接收處理后,光束變成一組斷續(xù)的數(shù)字信號。然后將數(shù)字信號送入計算機去處理、識別……”;還有一篇文章專為“數(shù)字信號”作了注釋;……
通過調查、交流和出版?然顒,同學們獲得了更多的關于傳感器的知識,并加深了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案例4  制作模擬滅火的機器人模型
  
某小組同學受到教師范例教學的啟發(fā),運用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提出了一個能自動模擬滅火(比如吹熄蠟燭)的簡單機器人模型的設計與制作方案,并在聽取老師的意見后進行了修改。接著,他們把機器人模型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光敏傳感器組成的接收電路;第二部分是由程序及單片機組成的軟、硬件;第三部分是由電動機、繼電器、齒輪箱和風扇等組成的執(zhí)行機構。在協(xié)商的基礎上,大家作了分工,并開始制作。
同學們分別完成各部分的制作后,在對各部分進行功能試驗的基礎上,進行總裝調試。當接通電源時,機器人模型一搖一晃地邁步行走,同學們可高興了!但剛走了幾步,機器人模型摔倒了!大家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接著,七嘴八舌地討論起摔倒的原因:有人認為整個裝置的重心過高;有人說傳動機械未調試到最佳狀態(tài);也有人認為機器人腳掌的面積太小……。于是,動手把四節(jié)電池分別安裝到機器人的兩條腿上,還增大了腳掌的面積,解決了連桿機構不夠靈活的問題。機器人模型步行起來果然平穩(wěn)多了。
在試驗中,大家注意到機器人模型只能發(fā)現(xiàn)巡行正前方向的火源并進行“撲滅”,還不能在其它方向上發(fā)現(xiàn)火源,更不能自動轉向。由此引發(fā)了同學們對一些深層次技術問題的思考:如何使機器人對火源位置準確定位?如何對火源進行自動搜索?如何將機器人模型經過改裝,可以在接收指令后靈活地改變運動方向?如何將傳感器接收到的信息,通過單片機的處理發(fā)出指令,指揮機器人模型接近火源目標?……
雖然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會碰到各種困難,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方法和技能,但同學們信心十足,決定申請立項,把這些問題作為技術課程的研究課題,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繼續(xù)研究。

案例5   模擬生產線

浦江中學高二(2)班第三小組同學設計了一個多功能壁掛布袋的方案。在姜老師的指導下,他們建立了一條模擬生產線,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制作。
首先小組用民主的方法推選了生產組長,由生產組長主持討論了制作布袋的工藝流程,并劃分為裁剪、機縫、手縫三個工段,再在小組成員自愿結合的基礎上,由生產組長進行分工。接著進行模擬生產線試運行。
模擬生產線運行不久,在手縫工段上出現(xiàn)了工件的積壓,造成了流水線生產阻塞,生產組長前后奔忙,累得滿頭大汗,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大家非常著急。有的同學責怪手縫工段的同學操作太慢,影響了全局,但他們不服氣。生產組長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及時開會研究,討論和分析造成生產線阻塞的原因。
大家群策群力,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有的同學提出流水線上各工段的人數(shù)不應該固定,可以隨生產線生產情況的變化作出調整;有的同學主張工作崗位可以輪換,讓每一個人都有參加各個工段制作過程的機會,能感受各種體驗;有的同學建議各工段設立質量檢驗員,加強與其他工段的溝通和交流……。
經過交流溝通,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生產系統(tǒng)中的一個“零件”,雖然每個人有各自的任務,但如果自己不能與他人很好合作,整個生產線就不能正常工作。于是,大家對生產線重新進行調整,在管理上設立了一個生產調度員,對各個工段進行協(xié)調;設立了工段質量檢驗員,加強質量檢測。新的生產線一開工,每個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生產線十分暢通,而且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好,產量高。
事后在總結交流中,有的同學說:“分工不是分家,而是意味著更好地合作!”有的學生感慨地說:“我要很好地保存這只壁掛布袋作為紀念,這是我們班級同學合作的結晶和象征!

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观看| 加勒比在线不卡一区二区观看|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免费国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资源| 欧美性做爰片免费视频看|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 操美女逼逼色逼网| 猛插女人小穴视频|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日韩aaa成人免费观看| 爽妇网国产精品24| 看女生b免费视频| 大屁股真人日逼视频| 白虎嫩穴抠逼高潮|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日日狠狠久久888av| 少妇被黑人入侵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久久| 国产一级第一级毛片| 97超级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腿让我舔十八禁| 操老骚逼三级黄视频| 老司机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狗狗大鸡巴狂操美女| 欧美国产中文高高靖| 日韩欧美一区二三区风间由美| 91kaobi视频在线| 正在播放老熟女人与小伙| 伊人久久丁香色婷婷啪啪| 国产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第15页| 日本韩国国产精品一区| 大鸡吧天天草黑逼| 大鸡巴操小逼的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喷胶| 娇嫩的被两根粗大的np|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8|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人的天堂|